“人性是齣不老的好戲”

  …新舞臺館長 辜懷群

 

 

“所有的事物都可外移,只有種子不行,農業,是台灣最珍貴的資產。”

                                          ……掌聲穀粒創辦人 程昀儀

 

 

以上摘自青輔會手札。

 

這本手札其實不是我要談論的重點,

況且它也不是我這筆記本狂的當季獵物,

老實說 它已經被我擱置好一陣子,

再度發現它,真的 只是因為被它的質感”電”到,

我想,它的出現就像是個慢熟的男子,

佇立許久,不多話卻很樸實內斂,

回神後才會發現他身上散發的光芒。

 

 

這本手札維持著家族

一貫的簡單與細緻,一貫的手感氣質,

不論是一首小短詩、幾個隻字片語,或是各界名人素人的語錄,

或是 磨菇(寶大設計)操刀的圖像排版

都讓人舒坦無比,

帶著一種南方海島的青春氣息,

溫暖不矯柔,熱情不張揚。

 

 

後記是前主委鄭麗君的「小王子的玫瑰花」

這段文字我翻閱了多次,很喜歡,很有力量。

 

……………………………………改天一定好好分享這一段打起來不短的文字,這位堅強、又深具高度理想的政治清流真是酷愛聖修伯理的《小王子》

 

 

上面又繞遠了……還好我急需以一堆文字排遣我內心的情緒、轉移我的焦慮。

 

 

那兩段摘取的語錄,其實講的是天南地北的兩件事,

的確,在我心裡反射的也是不同的樣貌,

但為什麼想把它寫下來,我也不知道,也許只是一種感情上的順眼。

 

 

我單純的呢喃低語著...

辜懷群的”戲”或 程昀儀的”種子”,真切反應她們對工作的信仰與熱忱,

人的言行與想法多少會透露出他的身分、職業、出生、經歷、好惡、背景...

 

 

她們同樣以自身工作的角色,用自己的語言鼓勵後輩,

戲看多作多了,最經典的還是人性主導的這場戲

米飯,我們天天吃,嘴吧吃進去直到消化完畢,填補我們的飢餓及身體醣分

但最了解米的莫過於種米與賣米的人吧,尤其前者

我們外行人頂多以口感、產地、煮法大作文章,

掌聲穀粒程昀儀這一段話,給我的是一種淡淡的憂愁...

 

 

也許是我想多了

我想到台灣農村的外移人口嚴重、青壯年流失、農地縮減...

我想到台灣產業外移、技術外流、農業之本動搖、外來農產品入侵威脅...

我想到「無米樂」的昆濱伯,農人的樂天知命、敬畏天神與土地...

也許正因為她語重心長的道出台灣農業甚或可說是所有產野的面貌與苦境吧

 

 

老農的智慧來自於對土地的謙卑與敬畏,那我們呢?

 

 

或許我只是想說,在這個當下,這兩段劃過我心的語錄,

與我們在報章雜誌看到設計師說設計力就是國力,或說服裝就是個人風格…層次上是不一樣的,

那種承載諸多情緒與期待的,歷經深刻體驗與時間歷練的。

 

 

 

。。

閱讀的好,閱讀的力量,是一言難盡。

 

靠著他,我打發了無聊、排遣了失意、恢復了理智、重拾了人性、發現了世界……

我得承認我是到了長大後才更愛讀書這件事,

小時候的閱讀經驗的確給予了我很多養分,但是長大後的閱讀過程卻賦予我更大的蛻變

 

我相信閱讀的力量,一天比一天深刻、執著。

 

就算是一本手札裡的悸動,

一本雜誌

一本小說

一本童書

 一本漫畫

………….

 

繼續閱讀,將持續豐厚我們社會的底蘊與個人的觀點

繼續閱讀,我們也將因為閱讀而耳聰目明、智慧大開

 

因為閱讀,人類持續進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rlotte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