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copywright@charlotte

目前分類:飲食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不正經的酒話。

 

快樂的酒,真的可以豐富心靈。」……….. 淳史<火焰調酒師no.4>

 

夏洛特愛嚐酒、喝點小酒,真希望我的人生充滿著酒香,但不是酒店裡那種乓乓的粉味啦。本人脫俗的清新模樣如素人般,端不上了檯面當點下酒菜...........,只是對那些品酒大師、酒經連篇達人,或是充滿人味的bartender充滿閃閃發光的敬意。

 

charlotte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食。

民以食為天

吃飯皇帝大

……

吃香喝辣說那麼多,

charlotte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往往聽人說著一口好酒,寫了一手香氣四溢的酒語,氣味在文字間瀰漫的令人陶醉不已….

許多品酒的人士,相當注重年份,特別是葡萄酒、威士忌,邊品飲邊享受還得認真鑽研著,

就怕遺漏了那一個特別的年份。

 

 

令人難以忘懷的年份,不只在啜口間的口感餘韻,或許是這數字對人有著特別的意義。

威士忌的年份,陳年在橡木桶的時間。

葡萄酒的年份,醞釀在珍貴的西元年表。

 

 

 

與生俱來的印記

年份不全然代表著酒的優劣好壞,他只是憑斷或選擇的標準之一,酒廠、橡木桶、產區、水、葡萄品種、大麥等,

也深深的影響酒品的氣味,當然也牽動了品酒的口感與喜好。

 

 

每次看到與葡萄酒相關的文章或報導,大談著年份、高價競逐珍稀的年份等,心中不禁想為這些人拍拍手,

比起我們這種單純的享用,純粹滿足飲酒樂,真是小巫見大巫,時間、金錢與心力更差了十萬八千里,

但是, 能與自己喜愛的氣味邂逅,沉醉在微醺當中,同樣追求令人愉悅、釋放、滿足的感受是不變的。

 

 

相較葡萄酒的複雜年份,為自己選一支威士忌就自在俐落多了,然而年份的或長或短,不二價的反應在酒價與發票上,

迴盪在色澤、口感與氣味裡,但是唯有自己真實去體驗,才能找出與自己對味的酒,喝出生動的味道,每一瓶酒與生俱來的年份

就像我們每個人的年齡或年次,有著自己獨有的印記,承載著自己的年代背景、歷史或故事....。

 

 

如果要為自己挑選一個年份,你會用幾年,來詮釋你的人生? 每一瓶酒、每一個人生的豐富的歷程,蘊藏在陳年的故事裡,

選個年份說自己的故事,自己耐人尋味的記憶,會停留在那一年?

 

陳年了多久,才足以淬礪豐富人生、富裕的香氣?是品酒人生還是品味人生,不一樣的對象卻有著相同的詮釋。

或許在不同的場域、個體間下,時間是衡量是演繹人生萬物的標準之ㄧ吧?

 

以時間的氣味醞釀人生的圓滑;以時間標記人生的層層階段。

 

 

 

 

 

碎嘴後記

前幾天,辛樂客來攪局,壞了美麗的中秋節。

老少女為自己添了杯麥卡倫,打算製造氣氛用濃郁的香氣,企圖沉醉在震震狂風暴雨之外,

無奈,豬頭老少女連看了兩部租片讓自己失眠……<我的藍苺夜>Joy Division樂團傳記<Control>

真是好個金酸梅失眠夜,精神分離又out of control

 

 

charlotte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眼色的馬丁尼會說話

 

 

最近喜愛的酒類漫畫《王牌酒保》,終於看見續集的蹤跡。看著也讓我口好渴,真想點杯來過癮。

酒類漫畫中,相較於《神之》的華麗與暗鬥,我更喜歡《王牌酒保》與《火焰調酒師》的互動與

人生哲理,或說是酒客與調酒師或師徒之對話、酒吧寫照、酒語、職人精神

 

調酒師若只是以誇張炫耀似的調酒技巧博取注目,僅是淪為一種表演手段,將自己演成了一隻孔雀、雜技團。

 

調酒師應該要有著一雙穿透人心的雙眼,能夠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地方,在酒客坐定前,已先洞察了這個人

的心情,即使他點的只是一杯威士忌,調酒師也為會這當下的心情與環境調出一杯客人專屬的威士忌,每個品牌

威士忌都有自己的特色與差異性,但透過調酒師的選擇、冰塊形狀與大小、酒水比例...等小加工,這一杯威士忌

有了新的詮釋、新的表情……盪漾在成功商人的氣勢、失意上班族的苦悶、失戀女人的自艾、年輕男子的生澀

一個人的孤單......每一杯酒映照了每一個酒客的各自表情。

 

老實說,我不常喝調酒,也不懂,對品飲馬丁尼的記憶幾乎屈指可數,一般酒單上若有喜愛的威士忌,我就會捨棄

那一長列花俏的調酒名,到了美式餐廳或bar幾乎千篇一律的long islandvodka limeGin Tonic…如此保守鮮少有例外,

唯那麼幾次點了馬丁尼、血腥瑪麗,不知是心情與酒不對味,還是我對這酒太沒想像力,或是Bartender對我這酒客很敷衍

喝出了酒味,卻了無興味,當然也難在心中留下回味的好記憶。

 

馬丁尼,很單純的調酒,基酒以伏特加或琴酒為主加上苦艾酒,再搭配上個橄欖或檸檬片就成了,但是再單純的酒

也會因著調酒師與客人間的互動與感應,有了不同的表情,因人而異的化學作用造就了調酒的表情,即使是單純的調酒

也有新的變化,越是單純越是不簡單。

 

《王牌酒保》新一集裡,就扣在調酒比賽的主題:馬丁尼。為著調酒大賽做準備的女配角,在銀座高級飯店的bar擔任調酒師,

儘管有著招牌響亮的後台,但好壞還是得靠個人的真功夫,一場打烊後的練習準備,女配角認真的調起馬丁尼,分毫不差的比例

與漂亮的姿勢,卻依舊得不到酒吧經理的青睞,因為這一杯馬丁尼沒有表情,沒有自己特色的酒,彷彿失去靈魂的體魄,

一個光鮮亮麗的空殼卻缺乏內涵!沒有表情的馬丁尼又怎能擄獲酒客的味蕾,沒了激盪,哪能沉澱客人的心情與思緒

 

這一集的精彩對話與過程,比起過往調酒或酒種的介紹,更多了人性的觀察,也體現了每一種不同職涯的精神,也許某種程度

是日本人那種職人精神的固執與堅持吧!?

........至少,在未真正飲用這杯馬丁尼前,對調酒有了新的看法,也許下回真正飲用時別有一番滋味與想像吧。.

 

 

除了紅酒,打從接觸了第一杯威士忌後,對single malt甚或說威士忌,越喝越是著迷越喝越是有趣

 

一直習慣著每晚喝一小紅酒,冬天則偶爾來sake或夏天換換清爽的白酒或氣泡酒,安安份份的慣例終究有了

出軌的氣味,過去老認為威士忌陽剛烈的、燒灼的,現在卻圖著他的美味與香氣,貪杯再貪一杯,

香氣從指間蔓延至舌尖,深深的殘留在記憶裡,威士忌,光看著酒液的顏色、流動、透光,到深入了解每個品牌的獨特性,

人的想像豐富了起來、表情也柔軟許多,與其喝個爛醉,還不如讓酒自我沉醉,自在的品飲自的一杯,開心的不開心的

隨他放空去,不專精但圖個興,自滿足開心就好,暫且放下那些品酒的規矩……喝法與口味個有所好,也算是卸下那

細碎的自擾吧。

 

 

 

 


charlotte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晚 與郭老大下班後前往建成圓環附近覓食

在這個轉不動的圓環,找尋那一絲絲氣味的記憶。

 

靠近寧夏夜市的「小巷亭」,是個相當自在隨意的用餐地點,

賣的是台式日本料理,名氣大、價格親民、菜色多、滋味好,

更重要的是他有著很濃厚的台味與人情味,

我想之於我,除了填飽肚子滿足味蕾,人之間的溫度也會影響我用餐的品質。

 

 

轉不動的巨輪。

就像台北甚或台灣很多老社區再造一樣,建成圓環依舊擺脫不了失敗的命運,

這笨重的華麗建築牢牢的綁住圓環,禁錮了原有的氣味與發展,

老社區的人情味、小吃美食、閒話家常、時光年華,老建築的面貌,早已斷了回頭路。

 

轉不動的巨輪進駐圓環後,美味的小吃攤收的收、撤的撤,或轉個陣地另起爐灶,

以自身之力再造下一個春天,但是那些僅存的氣味,依舊難以喚回熟悉的記憶。

 

現在的圓環,或說這一帶,有著轉型不成功的尷尬與無力感,就好像溫厚的台灣人

硬是披上PRADA,說著不輪轉的官腔。

 

 

 

巷弄內的老時光。

飽食飯足後,我跟郭老大提議我們再走走逛逛吧,既然很少有機會往這邊走動了,

今晚就試圖搭上時光追朔機,從這老社區舊巷弄中呼吸老空氣,看看能找回什麼吧。

 

郭老大突然跟我說,他好想回到670年代...感受那時的風華,那個時代的氛圍、

服裝打扮.黑美人酒家、波麗露西餐

 

我則是有一搭沒一搭的回著他,或許我們可以從這些過了時的酒家或賓館中找找看。

 

這些賓館還保持原來的燈光與風味,你看那室內的陳設與色調,地磚、牆面、燈光、霉味

與那很復古的店名,雖然我們總刻意經過探頭探腦的窺探,試圖從眼睛看到的影像裡拼湊出

一幕幕過氣的風花雪月。

 

老實說,我覺得這一帶的賓館、咖啡館或酒家,反而最能呈現或說保留舊時光的氣味,

這裡頭過時的情色、豔麗與容貌,雖然無法吸引尋芳客買春光,但卻在時間的行進中,

因為過了時只能自個緩慢運行,竟而意外的保存了過去的時光,時間在這裡彷彿是

被凍結的...。

 

 

 

記憶與美食。

郭老大因著媽媽工作關係,捨近求遠從石牌到建成國中就讀,所以他對這一帶特別有感情,

總能像個地頭蛇一樣自在遊走,一面找尋他國中的身影,一邊找尋他記憶裡的的小吃攤,

人在這部份真的是很奇妙,食物或氣味總是很神奇的喚醒我們腦袋中失憶的那一塊,

彼此間是高度連結的。若今晚剛好來碗米粉湯配上烤的甜不辣,我肯定郭老大一定會滔滔

不決的談論他的國中生活、他的青澀少男、他的老師同學、他的課表….

 

到底是食物藏著記憶,還是記憶鎖在食物的氣味裡。

 

至少,我們知道,食物本身不只在吃進嘴吧那一刻,我們的感覺、我們的腦袋也同步

接收了這酸甜苦辣的滋味。

 

 

走了好一段路後,繞到長安西路,我非得去苦茶之家購買老少女的零嘴「玫瑰仙楂果」,

這口味跟包裝可是苦茶之家特有的!包裝的很像中藥行藥粉罐,當然也標了一堆開胃滋養、

生津解渴等有益身心的名目。反正就是個甜在嘴暖在新的老少女零嘴。

 

 

大賣場與老商行。

郭老大今晚特別多話、感性。

 

本來要說他活像個白髮宮女話當年,就怕自己好像壞嘴潑人冷水,傷了現在正值脆弱的老少男,

也許,這一帶殘留在他內心很多很深。儘管他看到面目全非的圓環很生氣,看到沒落的大稻程、

迪化老街很無奈,現代化的方便與新玩意,完完全全吞蝕了他那顆復古的心。

 

前一陣子我找他一起去當代美術館看展,到光點台北喝咖啡發呆,他也是這麼滿腹辛酸,

或許是當代美術館的前身是台北市政府,或是現在的建成國中也搬到這古色古香的老建築裡,

勾出他老少男的思緒與情懷,光是這樣他就可以多說幾句話,不過那回,他一直一直跟我提到最

有趣的莫過於,中山站到雙連一帶可以發展出自己的特色就像原宿或裏原宿自成的聚落及氛圍 。

 

對於大賣場取代傳統市場與老商家,我倆是同樣的不捨,雖然現代化的大賣場一應俱全,逢年過節

只要到大賣場兜一圈,不管生鮮、乾果全都到手,多了方便卻少了樂趣,老街裡沒落的商號、洋行,

是過去年節採買的重要聖地,每一家都有各自專賣的商品,種類不多、卻很精,每家每家各有各的

特色及獨家產品,買個南北貨、乾果等,非等走上好幾家才能買足,當然你會從路口的陳老闆認識

到巷尾的張太太,這樣的人情與傳統儀式被新式消費型態逐漸取代後,購買行為中只剩華麗的包裝、

乾淨的賣場、光亮的日光燈、不二價的條碼,少了互動、攀談、討價還價,當然也少了老板神秘的

獨家產品、自豪笑容與藏在貨架間的食物味。

 

洋行、舶來品店,我小時後就極為著迷,似乎童年奓華的夢想都能在這些商行中被滿足,裡頭玲瑯滿目

的商品都是坐著白色大輪船遠渡而來,而且還會有一群穿著白色海軍裝的水手與翹鬍子船長。

 

現在的超市、賣場滿滿的歐美、日韓、東南亞貨品,但就是少了那分異國的情調與想像。

 

 

charlotte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